集成吊頂網logo
樂易手機二維碼
樂易微信二維碼
樂易網站二維碼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廚衛工程委員會

【眾智佛山 聚勢前行】系列八 ---《中國當前經濟改革形勢分析》

2016-11-02集成吊頂網

導讀:宏觀經濟、改革形勢是企業制定發展戰略中必須要清楚的核心內容,11月是大多數企業制定來年戰略規劃的時間,廚衛委秘書處希望讓會員企業負責人更清晰的了解中國當前經濟改革發展情況,為此,特別邀請到了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李鵬教授為大家進行權威解析。

 

任何一個國家沒有像中國這20、30年如此波瀾壯闊的高成長。在高成長期間,是速度型的發展,所以很多企業都可以進去,門檻比較低,但是今天大家要看到的不是衛浴行業,不是建筑行業,是整個中國經濟到了一個階段性的拐點。如果從市場經濟體制特征來說,過去我們是早期不成熟的經濟,現在正在通過國家的制度建設,很多方面以及大家的共同努力,比如說自身企業的轉變,行業協會的發展,信用體系的構建,讓中國成為一個更成熟,更現代化,更有持續競爭力的國家或社會。所以沒有前30年的高成長就沒有今天,但是諸位你我,如果不能共同闖過這一關,也就沒有我們美好的下一步,今天的確到了一個轉折點。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與改革

        經濟成長的基本規律,早期都是上半步,速度型、外延型、抓住了工業化成長期,咱們已經完成了。但是到下半年工業化、城鎮化中后期,從質量效益到內涵都要實現轉變,企業要這樣的轉變,行業要這樣的轉變,每一個人也要這樣的轉變。我個人不擔心廚衛行業,如果一個行業站在這里都是50、60、70歲經營者的話,這個行業是令人擔心的。每一個行業都是老中青三代來承擔它的責任,政府難就難在政府大,政府體制有其慣性,政府如何來順應市場發展的要求?如何按照經濟規律實現自己的改革,你叫它改革也罷,轉變也罷,使中國從過去管理性的政府運行機制,轉化為治理性的政府運行機制,這是我們最大的挑戰,如果可以順利轉過去,會釋放很多新的發展空間,這種空間叫做機會。諸位是抓住了機會,而黨和政府要做的是創造機會。

       認識和理解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征

       新常態一般講經濟下行,前面講速度下行,市場增量在減少。但實際上如果橫向比較的話,和主要經濟體比較,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中間是我們增長速度,右邊是新興國家下降很厲害,左邊發達經濟體美國在復蘇形勢還比較好,但是仍然不穩定,歐盟和日本即使復蘇了也難以實現高增長,結構性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很難短期內10年、20年可以解決的。為什么09年、10年你們沒有感受到寒意呢?因為09、10年包括11年全世界所有國家都采取了巨量的刺激經濟政策,而刺激經濟政策就像股市一樣,斷崖式爆跌以后有一個短期反彈,反彈之后還要有一個階段性調整,所以09—12年階段性的成長實際上是用刺激政策支持的,而刺激政策需要很多力量,大部分國家都使完了,最后沒有辦法還要回到自身的內功、內力上,結構性改革上。中期性最主要影響就是進出口的影響,確實是比較大的,這個是我們承認的。因此根據IMF的預測,今后兩三年全球經濟如果沒有非常好的復蘇跡象,中國經濟難免受這種拖累,我們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會較大,這種緊日子恐怕還得過1—2年或者更長一點。

        我們國家要加快向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開拓市場,“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來了,亞投行提出來了,“一帶一路”很多沿線國家是依賴中國經濟拉動,中國經濟拉動力減少,他們自身需求也會減少,所以我們要通過亞投行等等金融機構支持他們的基本建設,支持他們的投資,反過頭再拉動中國國內的出口或者對外投資。

       在新常態當中不會光看消極消息,更多要看到積極的,就是大家的積極,大家要努力的方向。新常態有9個特征,這9個特征不是我個人概括:消費需求多樣化,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產能力,產業組織,生產要素,市場競爭,資源環境,經濟風險積累和資源的配置。通過這9個方面,想給大家說明的是,總體判斷是準確的,到位的,說明中央對中國經濟形勢的下一步階段性特征,他是心中有數的,心中有數意味著我們的政策,我們的改革,我們的結構調整的方向,都圍繞著這9個方面的特征去努力,所以看病第一條先要把“病”看準,是什么“病”,第二條再去治病,想辦法把這個病進行調理或者是治療,至于是西式手術式還是中醫式的調養,那是第二步。第一步應該看到中央對這個形勢判斷是準確的,是明確的,希望大家能夠根據中央的判斷來自己對自己的行業,對自己所在的地區發展階段有一個更明確的判斷。

        第二個長期趨勢是好的,不用懷疑的,盡管有很多問題,就像昨天閉幕五中全會講的,中國當前是多種矛盾疊加,但我們今天的優勢特殊性在哪里?

        2025中高端制造業,工信部有2025年制造業的規劃,我們要比拼德國的4.0,實際上趕不上,我們能達到人家的3.0水平就可以了,這里最大的需求就在于我們第一裝備的國產化,第二裝備的替代更新,這個規模太大了。裝備的替代更新并不意味著可能和大家無關,中國的裝備是一種整體的落后,材料的落后、工藝的落后、設計的落后,所以任何一個領域都對推動中國裝備現代化起到巨大的作用,我們要看到這樣的機會,看到這樣的需求。無論是哪個行業,都可以把自己的研究領域,把你的產品領域,把你的技術領域向這些靠攏延伸。這是中國從中低端制造國向中高端高水平國家發展所必須的。

       關注政治和經濟的互動

       政治和經濟的互動有正面的作用,也可能有負面的作用。前20年是正面的多,中間這幾年,因為制度的活力完全釋放出來了,制度的問題也表現出來了,所以進入下一輪新的制度創新過程中,就是一個個政策的出臺,一個個政策的出臺累積成在某一個方面制度的突破。中國整個經濟調控思路三個原則,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我們叫做“三位一體”,上面是所有國家遇到經濟問題,比如周期性問題都要運用的宏觀政策工具,西方國家這樣用,我們也要這樣用。下面是針對發展階段,市場化改革要推進,老百姓發展需求要突破的事情,微觀政策要活,其實就是放管結合,簡政放權,釋放市場活力。釋放市場活力的潛臺詞,中國有市場優勢,中國有要素優勢,中國有發展優勢,現在活力釋放不足,只要活力釋放出來,給大家點陽光大家就燦爛,給大家點發展空間,大家就可以利用發展空間成長起來,說明中國的內生增長力是非常強勁的。第三個社會政策托底,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最后這五年的沖刺來作為十三五規劃的統攬。這是“三位一體”的政策體系,這個政策體系并不一定保證每個具體政策讓每個行業,每個人群達到滿意,但是國家有“三位一體”的政策體系支撐,尤其是像中國這么一個大國來說,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社會是穩定的,這個國家的整體經濟運轉是正常的,這個國家的進一步向前發展的趨勢是向好的,所以一定要看到結構性框架。房子只要結構是合理的,裝修差一點,外面破一點是安全的,放心的。所以我們有結構性的政策框架,外界、國外對中國有非常多的悲觀預測,甚至其他的很多方面,不利的推算、說法,這就可以通過結構性的力度來分解消化外部的沖擊,所以我們可以放心的對中國未來的趨勢充滿信心。

       中國從過去成本制造優勢,產品經濟轉向消費需求經濟,到這個階段人們消費習慣、消費理念、消費膽量都會從量變將會發生質變。這里一個是GDP我們過了10萬億,人均GDP7500美元,五年以后基本接近1萬美元,這個是沒有問題的,這中間成長機會、發展機會確實非常多,但是抓住機會是要靠大家的。


嫩草影院久久99